房秩五? 君是降龍伏虎手
房秩五(1877—1966),名宗岳,又號魯岑,晚號陟園老人,今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白湖鄉(xiāng)公塥村人。23歲中秀才,26歲入安慶就館,得以與陳獨秀結(jié)識。此時陳獨秀沉浸于文史丹青,母親病故,按制為母守喪。陳氏一生波瀾壯闊,但無論是巔峰還是谷底,與房秩五終生相近。解放后【Chris注:1956年】,房秩五意外獲得份舊《安徽俗話報》,翻閱良久,感傷落淚,即便時忌甚多,詩云:“
君是降龍伏虎手,拈花微笑散諸天。
蒼茫五十年前事,貝葉重翻亦惘然。
季子音容猶彷佛,諸孫頭角各崢嶸。
藏書樓址依稀認,忍過山陽聽笛聲。”
《安徽俗話報》由陳獨秀任主筆,吳汝澄負責(zé)小說、詩詞方面的稿件,房秩五編輯教育稿件。1904年秋,桐城學(xué)堂搬往桐城,編輯部遷往蕪湖科學(xué)圖書社。《安徽俗話報》冠名為報,實為半月刊,從1904年到1905年,印22期。這份報紙承接近代經(jīng)世致用思潮和啟蒙新思潮,是“文界革命”和白話文運動的有機一環(huán)。陳獨秀寄居在科學(xué)圖書社樓上,一邊教學(xué),一邊編輯。
摘自《58人》: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緣起-第一章第5節(jié)(作 者:馮精志 吳曉平)。
Chris注: 這應(yīng)該是房秩五的《悼陳仲甫》二首詩:
其一
君是降龍伏虎手,拈花微笑散諸天。
蒼茫五十年前事,貝葉重翻亦惘然。
其二
季子音容猶彷佛,諸孫頭角各崢嶸。
藏書樓址依稀認,忍過山陽聽笛聲。
42年5月陳獨秀在江津吃豆花中毒而死時,房秩五還寫過《挽陳仲甫》詩二首:
其一
縱浪人間四十年,我知我罪兩茫然。 是非已付千秋論,毀譽寧憑眾口傳。
野史亭中虛左席,故書堆里絕書編。 古人菲薄今人笑,敢信斯文未喪天!
其二
盛唐山下昔婆娑,斫地悲哀發(fā)浩歌。舌戰(zhàn)雄能逃豎子?筆誅嚴更懾群魔。
留人別館三秋雨,送我晴江萬里波。 往事蒼茫誰與語?側(cè)身西望淚滂沱。